陕西商南:荒山变“银山” 茶叶成“金叶”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陕西商南:荒山变“银山” 茶叶成“金叶”

商南县地处秦岭东南,脱贫攻坚战以来,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,扎实践行“两山理论”,坚持把发展壮大“茶”产业作为头号富民产业,创新“四联四化”模式,持之以恒建基地、兴产业、创品牌,实现了生态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。

组织联建,产业发展“规模化”

按照“党建引领、组织带动、社会参与、群众受益”的思路,持续扩大茶产业发展规模。一是组织联建明方向。扎实开展“党旗引领脱贫路”党建主题活动,整合全县茶产业聚集地镇办和村组党员干部,成立县茶叶联营公司等茶产业联合党支部12个,下设党小组26个,把牢茶产业发展方向,引领全县茶产业健康发展。二是党群联动扩规模。充分发挥茶产业发展党小组和合作社作用,集中解决群众发展茶产业“小、散、弱”等问题。近3年来,整合零散茶园、改良老茶园3万余亩、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5万亩,实现“人均1亩茶”目标。三是产业联办创品牌。整合商南茶叶10个品种20个品牌,聚力打造“商南鹿若”区域公用品牌,在第八届中国(济南)茶叶博览会上,秦园春牌商南龙井43获绿茶类金奖,秦园春牌贵妃红茶获红茶类银奖,商南茶产品连续多年荣获全国“国饮杯”“中茶杯”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。商南县荣获“中国名茶之乡”“全国名茶百强县”“中国茶业扶贫示范县”等诸多殊荣,商南茶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。

资源联结,产业动能“聚合化”

加大规划、政策、项目、资金、人才等资源统筹力度,形成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聚合力。一是整合资金。整合农业、扶贫、财政等涉农项目资金2亿元,撬动社会资本和集体经济组织参与茶产业发展,近3年实现产业综合投资10.2亿元。二是聚合人才。通过选树领军人物、选派科技特派员、引进企业管理人才、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等方式,培养茶产业精尖人才,商南茶拓荒人张淑珍荣获“陕西最美劳动者”称号和陕西茶文化终身贡献奖,县茶叶联管公司经理刘宝柱获陕西省茶产业体系专家称号,沁园春茶叶公司董事长王超当选陕西省茶产业促进会会长,获得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奉献奖,一批领军人物带动茶产业蓬勃发展。三是联合营销。整合苏陕协作、高校结对、“四支队伍”等帮扶力量,拓宽第一书记代言、消费扶贫、直播带货、线上线下开店等销售渠道,商南茶已经“出陕西、走丝路、融世界”。2020年,全县茶产业年产值达到10.5亿元。

多方联营,产业效益“裂变化”

实施“多方联营”助力脱贫攻坚,实现企业盈利、群众增收、社会发展“多方共赢”。一是政企联动发展富民产业。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,出台扶持推进政策,配套水电路视讯等础设施,每年设立500万元茶产业发展基金,指导引领全县茶叶产业加快发展。二是村企联营壮大集体经济。村集体经济组织向企业注入发展资金,前四年按入股资8%分红,五年后按10%分红,集体组织用土地资源和政府配套基础设施入股,前四年按每亩12元,五年后按每亩20元分红,使集体组织获得了长期收益。三是企农联结促进群众增收。当地群众通过入股分红、土地流转、务工报酬、退耕还林、联营基地“一地五金”获得收入,带动全县8900户增收脱贫,户均年增收7000元以上。

三产联动,产业振兴“全链化”

深入推进“一心三带五协同”规划布局,使茶产业成为“一二三产”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。一产提质量。通过组织联建、资源联结、多方联营,商南县茶产业实现了规模化、全链化、智能化、品牌化发展,并逐步向现代化方向迈进,有力带动了全县产业提质升级。二产延链条。采取政府+企业+党支部+群众的模式,全县茶叶加工厂达30余处,规划建设投资5亿元的陕西高科农业食品产业园,开发茶饮料、茶多酚等深加工产品10余种,带动全县8900多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。三产增效益。坚持“产业生态化、产品绿地化、基地景区化”发展路径,实现茶旅融合发展。目前,富水镇阳城驿区创建为4A级景区,试马北茶小镇创建为3A级景区,每年前来参观考察、休闲旅游、品茶问道的游客络绎不绝。2020年,商南县茶产业综合收入达15亿元,真正实现荒山变“银山”,茶叶成“金叶”。

原标题丨商南:荒山变“银山” 茶叶成“金叶”

注:内容来源商洛新闻网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